首页 | 我要提问! | 注册 | 登录

怎样治疗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有什么治疗方法?

本问题由匿名网友于2011年2月17日 21:19在传染科分类提出.

问题详细描述:
怎样治疗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有什么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
日本血吸虫病 疾病治疗 疾病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一)治疗

  1.病原学治疗 我国曾先后采用过酒石酸锑钾等锑剂,呋喃丙胺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与硝硫氰胺抗血吸虫药物,在不同时期取得一定疗效,但上述药物均有较重的毒副作用,现在废用。目前我国普遍推广吡喹酮治疗。

  吡喹酮(praziquantel)为朵环的吡嗪并异喹啉药物,无色、无臭、结晶粉末,味苦,有吸湿性,但理化性质稳定。溶于氯仿二甲亚砜,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动物实验证明它对各种血吸虫均有杀虫作用。血吸虫与药物接触后立刻发生痉挛性麻痹,迅速转移至肝脏。本药对血吸虫皮层产生显著损伤,使表皮细胞肿胀突起,继而出现许多球状或泡状物,溃破、糜烂与剥落,白细胞吸附其上,并侵入虫体,引起死亡。但本药对移行期童虫无杀虫作用。我国目前应用的吡喹酮是左旋吡喹酮与右旋吡喹酮各半组成的混旋体。左旋吡喹酮是其主要杀虫成分,而右旋吡喹酮几乎无效,而且毒性较大。

  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吡喹酮口服后,80%药物从肠道迅速吸收。血药浓度于2 h左右达高峰。血清生物半衰期为1~1.5 h。门静脉血药深度较外周血液高l0倍以上。吡喹酮主要在肝内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其代谢产物无杀虫作用。肝脏对吡喹酮有很强的首次通过效应,本药在系统循环血液中浓度显著降低,其代谢产物于24h内大部分从肾脏排泄,在体内无积蓄作用。吡喹酮毒性低,治疗剂量对心血管系统、肝、肾、造血器官与神经组织均无损害,并且证明无突变、致畸胎与致癌作用。适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剂量与疗程:①慢性血吸虫病:住院成年患者总剂量为60 mg/kg体重(体重以60 kg为限),10 mg/(kg·次),3次/d,连续2 天。儿童体重<30kg者,总剂量为70 mg/kg。近年来在现场大规模治疗,轻流行区用40 mg/kg体重,一剂疗法;重流行区用50 mg/kg体重,1 天等分2次口服,也取得满意效果。左旋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可采用吡喹酮一半的剂量。②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120 mg/kg体重,每日剂量分2次或3次服用,4~6 天疗法。一般病例可采用每次mg/kg体重,3次/d,连续4 天。③晚期血吸虫病:根据药代动力学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口服常规吡喹酮剂量后,药物在肝脏内首次通过效应差,而且药物由门静脉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故血浓度较高,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故以适当减少总剂量或延长疗程为宜,否则有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的可能。

  疗效: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有良好疗效。急性血吸虫病轻、中、重型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9 天,6.5 天与9.5 天。粪便毛蚴孵化于第18~20 天内阴转。治疗后6~12个月的远期疗效:粪孵阴转率达90%左右。对慢性血吸虫病的疗效更好。根据全国血吸虫研究委员会吡喹酮协作组在无重复感染的轻流行区1276例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以及8~12个月粪便孵复查,其阴转率分别高达99.4%,98.4%,90.9%。但在湖北与四川重流行区可能由于重复感染,远期疗效较低,为75.3%~88.2%。

  药物副作用:轻而短暂,于服药后0.5~1h出现,不需处理,数小时内消失。少数患者出现心脏期前收缩(房性或室性)。心电图检查发现5%~10%患者有T波与ST段极度变化;偶有QT延长与I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时短暂,迅速恢复正常。神经肌肉反应以头昏、头痛乏力较常见。消化道反应轻微,可有轻度腹痛恶心,偶有食欲减退呕吐等。应当指出,少数重感染患者发生大量便血。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如果吡喹酮剂量偏大或过量有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的可能。

  总而言之,吡喹酮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副作用轻、口服方便、疗程短的优点,是治疗血吸虫病较理想的药物。

  2.对症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应住院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按肝硬化治疗,采取内外科结合,病原学治疗与对症治疗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巨脾型患者为降低门脉高压,消除脾功能亢进,可作脾切除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患者生存率与保持劳动力达80%以上。对食管静脉曲张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可采用硬化剂注射疗法,或静脉断流手术。脾-肾静脉分流手术也可选择性采用。腹水型患者应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利尿剂等间歇治疗。对顽固性腹水可试用腹水浓缩回输法治疗。其他并发症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等治疗与门静脉性肝硬化相同。

  (二)预后

  血吸虫病患者,包括脑型与侏儒症如能早期接受病原学治疗,预后大多良好。晚期血吸虫病有高度顽固性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以及并发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