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提问! | 注册 | 登录

肝硬化性肾损害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本问题由匿名网友于2012年10月18日 16:48在肝病分类提出.

问题详细描述:
肝硬化性肾损害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相关标签:
肝硬化性肾损害 病因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一)发病原因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肠道感染、药物或工业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肝硬化时引起肾小球弥漫性硬化病变使肾脏解剖和功能发生异常。

  (二)发病机制

  肝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多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与免疫复合体有关 在肾小球沉积物有显著的IgA沉积,至于抗原可能来自消化道细菌病毒或食物成分。由于肝硬化肝细胞库普弗细胞功能障碍,病变肝脏不能清除来自肠道的外源性抗原,再由于侧支循环形成等,使这些抗原物质未经肝脏处理直接进入血循环而激发抗体的产生。有报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常有较高的大肠埃希杆菌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其水平与肝组织学改变一致,即肝小叶结构的破坏和纤维化程度越严重,它们的水平越高。动物实验也证明类似的变化。由于不少肝硬化患者是由病毒性肝炎演变而来,也有不少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长期携带HBsAg,因此乙型肝炎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体可导致肾小球损伤,而自身免疫机制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2.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在失代偿性肝硬化中,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变化范围广泛,从超正常值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这种异常值的发生机制不清楚。超正常值几乎没有受到注意[菊粉清除值>200ml/(min·1.73m2)]。许多病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但重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血浆流量大都减低。肾血流动力学下降的机制不明,可能继发于体内循环变化。肝硬化时总血浆容量增加,但由于它的分布集中于门脉和内脏血管床,使有效血浆容量减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肾皮质缺血,肾血浆流量降低。用133I马尿酸钠测定肝硬化患者肾内血浆流量有重新分布的证据,并有肾皮质浅表区血管收缩。给GFR减退和正常的患者以间羟胺发现菊粉和肌酐清除率有暂时的增加,证明血管活性药能较快地改变肾小球滤过率。给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以前列腺素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和尿钠排泄均增高。给肝硬化伴有腹水的患者以血管紧张素,则引起利钠和利尿。腹水引起的腹内压力增高,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随腹腔穿刺放液,连续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有效肾血浆流量,发现在行穿刺术后的1h内均有明显的上升。采取俯卧位躺着,肾小球滤过率有暂时的改善。移去少量腹水,心脏输出可暂时增高,而移去大量腹水则心输出量下降,因腹水重新产生造成血浆容量减少所致。

  3.钠排泄受损 许多研究证明失代偿的门脉性肝硬化患者常有显著的钠潴留,排出的尿液几乎不含钠。钠负荷时形成腹水和水肿,并有晚上钠排出增加的颠倒情况。尿中氯化钠的排出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从 肝硬化患者和动物实验中证明所有肾单位节段都增加氯化钠的重吸收

  肝硬化时肾小管对氯化钠重吸收增加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肾血流动力学,肾小管周围物理因素,醛固酮和利钠激素,不能用单一因素来解释全部临床和实验情况。有证据强力支持肝硬化中钠潴留的机制为有效循环血浆容量的减少。将钠潴留的肝硬化患者放在水缸里浸到头颈可引起利钠和利尿。这是由于血容量重新分配,中央血容量增高,而总血容量和血浆成分没有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盐皮质激素有关,肝硬化患者的血浆醛固酮增高,由于肾上腺分泌增加,乃肾素-血管紧张素刺激的结果,使激素降解代谢降低。但有证据认为醛固酮在肝硬化氯化钠潴留中仅起有限的作用,因为抑制醛固酮不能发生利钠,而钠瞩潴留、水肿和腹水能发生在醛固酮分泌过多的肝硬化中。以上说明盐潴留尚有其他机制参与,认为可能有一种抑制近端肾单位重吸收钠的因素,当其活性减少时每个肾单位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内血流量改变,皮质表面肾单位(相对的钠损失者)到皮质近髓肾单位(相对的钠潴留者)的滤液重新分配。动物实验的钠潴留中,肾小管周围物理因素如滤过分数增加后胶体渗透压增高很重要。

  肾小管性酸中毒可以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疾病的肾脏表现,从这些患者(慢活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原性肝硬化)的肾活检中可显示远曲小管和间质组织被致敏单核细胞自身抗体所损害,其特点相似于尸体供肾移植后,因免疫学损害而发生的肾小管性酸中毒。自身免疫肝病患者的肝细胞表面抗原与Tamm-Horsfall糖蛋白交叉反应,而这种蛋白质存在于髓襻升支和远曲肾小管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患者中产生抗tamm-Horsfall糖蛋白抗体的有91%。此外,动物实验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肾小管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肾脏损害主要在远端肾小管可能与以上机制有关。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另一个发病机制可能与铜代谢紊乱有关。铜主要通过胆汁排泄,当疾病进展引起胆道阻塞,铜不能从 肝排泄,则主要依靠血浆铜蓝蛋白的产生,但肝病中铜蓝蛋白合成速率降低,因此发生全身性铜潴留,铜毒性损害肾小管。在肝豆状核变性,全身组织(肝、肾、脑和角膜)有铜沉积,血清铜降低而尿中铜排泄增加,损害肾小管尿酸化作用,表现为近端型和远端型,归因于铜毒性的直接损害,并认为是可逆的。随着应用青霉胺长期治疗,促使铜从体内排出后可得到改善。